首页
产品中心
综合SIP网关设备
低阻IVR录音IPPBX设备
高阻录音一体机
音频终端产品
IP板卡配件
人工智能产品
统一网关软件及云平台
服务与实力
解决方案
存宝实验室
培训认证
学习资料下载
源代码提供
常见问题
售后服务
合作平台
供应商合作
兼职合作
项目招标
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新品资讯
媒体关注
关于我们
公司信息
招贤纳士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新品资讯
媒体关注
返回上级
Return
国际锂资源“暗战”延续 高价锂“伤害”下游电
日期 2016-10-09
阅读()
从20年前智利矿业化工(NYSE:SQM)入局后,国际锂产品便进入了寡头垄断时代。而在锂离子电池爆发之后,国际寡头围绕电池级碳酸锂的暗战不断。几乎在碳酸锂疯涨的同时,与泰利森的另一股东美国雅宝之间的合作也逐渐走出“蜜月期”,双方开始各自谋划产能建设。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国际锂资源“三份卤水一份矿”的格局下,天齐锂业间接持股51%的全球最大锂矿企业泰利森对市场的影响立竿见影。1月8日,天齐锂业新年的第一份公告让业界期待已久,然而等来的并不是泰利森每半年一次的定产定价。
多位业内人士对碳酸锂价格的预测颇为类似,2016年上半年还会上涨,如下半年上游产能释放价格才可能企稳。但电池级碳酸锂的产能释放并不容易,国内外厂家此前规划2015年释放的产能多数都未能实现,2016年能否顺利投产并得到市场认可仍存在悬念。
“锂价持续疯涨,很多电池厂商可能撑不到(2016)年底。”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对电池级碳酸锂2016年的持续火热颇为担忧。在电池级碳酸锂的带动效应下,不仅锂化工产品水涨船高,大多数电池材料也跟风上涨,高价锂时代才刚刚开始,已经有企业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受伤”。
国际寡头暗战“昨天对我爱搭不理,明天让你高攀不起。”业内对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暴涨的调侃颇显无奈。
早在2015年年中,碳酸锂即将涨价的预期已经十分强烈,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几家国际寡头的产能受限。国际锂矿巨头FMC自2015年10月1日起在全球范围内提价,其碳酸锂、氯化锂、氢氧化锂等产品提价幅度达15%,这对国内碳酸锂开启涨价模式“功不可没”。
事实上,三大锂业巨头长年垄断着全球超过六成的碳酸锂供应。目前全球碳酸锂资源供给主要控制在SQM、雅宝(Albemarle)、FMC、泰利森等巨头手中。数据显示,在1998至2009年间,碳酸锂年平均价格增长至原先的3倍以上,这一方面是由于全球锂产品需求的增长,另一方面也是缘于碳酸锂巨头对市场的主导。
无论是盐湖提锂还是锂矿开采,国内的发展步伐始终未达预期,以至于近年来爆发的碳酸锂需求仍受制于进口锂矿。自2013年天齐锂业巨资收购泰利森51%股权开始,国内企业才算是间接进入了锂资源“巨头俱乐部”。
此轮碳酸锂价格暴涨的一个重要原因似乎被忽视,那就是国内外多个原本预计在2015年投产的碳酸锂项目并未如期放量。在业内人士看来,一方面有技术和不可抗因素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寡头倾向于缓慢释放产量,保持产品价格的稳定和适度增长。
即便是天齐锂业与美国雅宝控制的泰利森,其矿山产能也始终没有完全释放。
作为全球最大锂矿的两位股东,天齐锂业和美国雅宝早在2015年底就已在锂精矿深加工上“分道扬镳”。在和国际巨头度过了合作“蜜月期”后,天齐锂业对泰利森的控制似乎愈发微妙。截至目前,原本每半年确定一次的泰利森“定产定价”仍未“出炉”。
高价锂时代来临?
面对碳酸锂价格疯涨,天齐锂业似乎颇显冷淡。而这背后也暗藏着与国际巨头的暗战,雅宝已于2015年开始向泰利森采购原料,在中国进行代加工生产,从而扩大其中国市场话语权。
“推测2016年天齐锂业提升产能利用率的可能性较低。”银河证券研报分析认为,供需缺口与供需时间差决定了碳酸锂价格上涨可持续,而泰利森的产能利用率是供应侧一个重要的不确定性因素。
在经历了几个月的暴涨之后,碳酸锂价格是否会后继乏力?在多位分析人士看来,碳酸锂的涨势至少会持续到2016年年中,而下半年的价格则取决于新增产能的释放。
“不过,扩产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分会秘书长张江峰表示,电池级碳酸锂多为矿石提锂,而一个锂矿的产品要稳定生产并被市场接受认可,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产能不达预期的情况并不少见。
实际上,早在几年前就有机构预计,2013年到2015年将是海外碳酸锂产能集中投放的高峰期,但目前来看,当时计划的产能大多未达预期。
高价锂时代似乎即将到来,显然,在2016年上半年以前,碳酸锂价格仍将还有较大的涨价动力。有分析还认为,从中长期看,锂电行业基本面在未来几年持续向好较为确定,同时因碳酸锂在电池成本中占比降低,下游具备承受能力,碳酸锂价格还具备较大上涨空间。
锂价暴涨之殇
在高价锂时代,碳酸锂下游甚至整个锂化业都将面临一场“生死考验”。
“将来可能会出现大规模的关停。”墨柯不无担忧的说,碳酸锂价格持续上涨势必往下游传导。虽然碳酸锂原料成本占整个电池成本的比例只有10%左右,但面对日韩企业的激烈竞争,中国电池及其配套厂商多方受压,很多企业已经是苦苦支撑的态势。
国内电池厂商群雄混战,而中国企业的成本与日韩企业相比基本上已经没有优势,原料价格对企业来说已经很敏感。墨柯分析称,日韩企业的计划性很强的原料供应一般都是签长期协议,价格比国内还低。“继续涨下去的话,我们的电池成本有可能比日韩还高,但是日韩品质比我们的好,这将会是很大的一个打击。”
同时,碳酸锂的提价也引发了其他电池材料的涨价。碳酸锂价格的快速上涨对电解液原料六氟磷酸锂的价格产生了传导。2015年10月以来,包括上市公司、石大胜华、在内的各大厂商纷纷宣布大幅扩充六氟磷酸锂产能。电解液价格虽也有小幅上涨,但难以覆盖六氟磷酸锂成本的大幅上涨,企业毛利率不断下滑。
“不光是新能源汽车厂,用锂产品的其他行业都在抱怨。”张江峰透露,电池级碳酸锂涨价引起氢氧化锂、金属锂等锂化工产品涨价,电池行业的其他原料也都在涨。“这一系列的传导,对利润微薄的企业而言,可能承受不住。”
在墨柯看来,碳酸锂企业现在是“在赚将来的钱”。而作为行业协会的代表,张江峰同样明白,和其他大宗商品一样,锂也很可能陷入“涨价、弃用、过剩”的泥潭。张江峰坦言,“价格涨得太高并不是一件好事,但是我们也不能去过多的干预,只是企业要考虑这个风险。”
相关阅读
▪
存宝科技AI实验室 开展AI模型评测业务的公告
▪ 公司调价通知
▪ 商务部公布2016年第一批工业品出口配额 占比超
扫描微信二维码